第228章 一厢情愿-《帝国争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实,梵罗国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。

    只看自然因素,由冈伽罗河冲积了数千万年才形成的冈伽罗平原,绝对是这颗星球上面最适合农业耕种的地方。拿水稻来说,同纬度地区只有冈伽罗平原能一年三熟,而且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。

    从无极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淤泥足足有数千米厚,即便再过几千年都很适合耕种。

    关键还有,梵罗国依然是典型农业国,全国有过8o的人口居住在农村,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。即便是城市里的居民,也有很多是从事第一产业,或者跟农业相关,比如食品加工与农具销售。

    从这个角度看,北部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在西北地区之下。

    虽然在地理位置上,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紧密相连,共同构成了从西到东,横贯梵罗国的“梵罗河-冈伽罗河走廊”,而这也是梵罗国的基本盘,但是在这条走廊的西南方向上,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口,也就是位于德干高原西北、冈伽罗平原西部、在德城南面数百千米之外的马尔瓦高原。

    说是高原,其实更像是丘陵地带。

    如果把冈伽罗平原说成第一台阶,那么马尔瓦高原就是第二台阶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如果敌人从西边杀入,然后沿着马尔瓦高原向东推进,就能够切断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的联系。

    更加重要的是,德城所在的西北高原,在地理层面上也属于第二台阶。

    说得直接一点,在控制了马尔瓦高原之后,东方联军既可以北上强攻德城,也可以南下征战德干高原,还能向西扫荡冈伽罗平原。反过来,梵军只要丢失马尔瓦高原,就必然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。

    早在6年之前,梵罗当局就认识到了马尔瓦高原的价值。

    前面就提到过,周涌涛出任帝国辅之前,纽兰共和国依仗sr-71a“黑鸟”3倍音侦察机率先服役,利用在梵罗国租用的军事基地,对帝国本土进行战略侦察,最终导致严重的军事对峙。

    当时,帝国就向巴铁的南部地区增派了3个主力师,摆出了准备在地面开打的架势。

    这3个师,只有1个师部署在卡拉港,另外2个师在北面的海尔布尔,直接面对马尔瓦高原。

    帝国6军的战略意图非常的明显,在开战之后全向东突击。

    只要帝国6军的装甲部队站上马尔瓦高原,梵罗国必定战败。

    随后,才轮到部署在本土西南地区的地面部队出手,从东边起进攻,扫荡梵罗国的东北地区与北部地区。

    按后来公布的相关资料,梵罗国与纽兰共和国进行了好几次兵棋推演,而得出的结论都是梵罗国将在一个月内战败,而且纽兰共和国鞭长莫及,甚至没有办法赶在梵罗国战败之前完成动员。到最后,梵罗国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梁夏帝国强行肢解,或者说梁夏帝国将会借此机会解决心腹大患。

    别说是3个师,只需要1个装甲师就能突破梵军的边境防线。

    因为在该方向上确实是无险可守,也没做前期部署,所以就算梵军的兵力充足,也挡不住帝国6军的锋锐。

    在理论上,只要后勤保障没有出问题,帝国6军能够在一周之内杀到科塔。

    正是如此,在对峙即将演变成战争的时候,梵罗当局出逐客令,纽兰空军随后撤走了部署在梵罗国境内的“黑鸟”侦察机。为了让梁夏帝国放心,梵罗国还邀请梁夏帝国的外交武官参观了部署“黑鸟”的空军基地,并且在武官面前拆除了用来为“黑鸟”提供保障的机库等基础设施。

    此后,梵罗国开始加强西部防线。

    因为需要面对帝国6军,所以梵罗6军没有花费太大的精力构筑边境防线,也没把希望寄托在防御阵地上。

    在该方向,唯一能够依靠的,也就是梵罗沙漠。

    为此,梵罗6军构筑了两条以道路与铁路为基础的战略防线。关键是,这两条防线总体上呈v字型,不但起到屏蔽都德城的作用,还能够逼迫从西边杀来的敌人向南运动,也就是深入梵罗沙漠。

    西边的防线从比卡内尔到斋普尔,而东边的防线从德城到斋普尔。

    只是,这两条v字型防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,向南拓展的空间不够,对防御部队有很高的要求。

    说得直接一点,如果梵罗6军希望依靠这两条防线,准确说是部署在中心点上,也就是斋普尔的地面部队来阻击向马尔瓦高原推进的敌人,就得具备极高的战术机动能力,能够进行大范围战场机动。

    不说别的,梵军从斋普尔附近的前进阵地出,至少需要向南突击1oo千米才能对敌人构成威胁。

    显然,这个要求对梵军来说,确实是勉为其难。
    第(2/3)页